找到相关内容23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入行论》讲记(十四)

    的善根越来越增长,就需要随喜。这是《现观庄严论》最根本的三个问题。   刚才讲了,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不会退失信心,反而使善根越来越增上。前段时间,我们学院请了一位青海的...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0849066393.html
  • 《净土教言》讲记(五)

    其实不堕六道都可以)。纵然来到六道投生,方式也与我们大不相同,他们是专门为度化众生“毕业”而来的,绝不是退失信心“开除”而来的,这从某些净土经典中也可以看出。所以说,在品位方面有太多的辩论没有多大的必要...

    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净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618036864.html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65)

    身体,否则,很容易退失信心、产生后悔。 此颂说,身体是修行佛法的所依,我们应该保护身体。尽管前面也讲了,身体有诸多过患,是不清净的本体,但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

    著:无著菩萨 讲译:索达吉堪布

    |入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1444238666.html
  •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

    些钱,可以吗?”鬼又作恨声说:“此仇不报,我恨难平,待我去问过大王,你们明日在这里等我。”鬼去,女子起立,含羞入室。第二天早上鬼先来,僧后到,鬼责僧失信,僧告知因公耽误。鬼说:“我问过大王,说祝圣寺是个...

    佚名

    |大德|虚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10091218200.html
  • 佛教的世界观

    如果一开始传法就讲中观或密宗,闻法者会难以接受,并因此退失信心,从而不能进入解脱道。如果这一世不能走解脱的路,下一世能否再有这样的机会就很难说了。为了给众生培植相应的善根,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基,佛才...

    慈诚罗珠堪布 著

    |基础|世界观|佛教|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13202618243.html
  •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三)

    的现法果报。龙树《中观宝鬘论》有一首偈颂,概括十恶业等的异熟果,颇为简明:   “杀生寿短促,害他损恼多,偷盗乏资财,邪淫多怨敌,妄言招诽谤,两舌亲乖离,粗语闻恶声,绮语言失信,贪欲摧所求,瞋恚多...

    陈兵教授

    |轮回|生与死|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22054221919.html
  • 论出家学佛

    避难于佛门,而无真实正信,无自度度人的志愿,亦属目的不纯。缺乏正信、目的不纯者混入僧团,使僧团素质降低,失信于社会,是使佛教衰败的主要原因。历来大德有见于此,多强调简择剃度,如印光大师说:“若或稍有...

    佛日居士(陈兵)

    |出家|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22102921920.html
  •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有善根;有些人接受了佛法,但日后遇到逆缘又退失信仰,这是因为根浅的关系;有些人信心道念坚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很难使他改变信仰,这是根基深厚。那么,修学佛法者,惟有培植深厚的善根,才能在漫长的成佛之...

    济群法师

    金刚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12335125667.html
  •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六)

    失信的,它天天依照时刻到来,尽管受著风吹雨打,一有机会依然出现,它从不表示意懒心灰。   2560. 对于自身的不幸挂念愈久,它伤害我们的力量就愈大。   2561. 若只是借重某一句哲理,来鞭策...

    慧律法师

    |慧律法语|格言|法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09562337634.html
  • 佛教逻辑与佛教伦理初探

    并非因其与客观事实不符,而是因为其与传达者自己的主观思想及其引发的自己的实际行动不符:与自己的思想不符叫做撒谎;与自己的行动不符叫做失信”。王先生所说的“诚实可以分为诚与信”,我是同意的。但他认为诚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0338227.html